紫砂礦屬于沉積巖,就是一層層慢慢堆積起來的。在礦物的沉積過程中,總是含鐵量高、顆粒粗的礦物先沉積下來。因此,同一礦層上半部分含鐵量相對較低、其顆粒組成也相對較細;下半部分顆粒組成相對略粗,含鐵量也相對高一些。所以,同種紫砂礦中有老、嫩的差別。
另外,黃龍山形成于2-4億年前,那底層礦料就比表層礦料早了大概2億年。紫砂礦是逐漸巖化的一個過程,就是時間越長,顆粒越多、越大、越硬,也就是我們說的越老。
同一個礦層下部的泥料較上部泥料要老。不同礦層的紫泥,越深的越老。
但是,老和嫩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老,也沒有絕對的嫩。比如,紅皮龍屬于表層紫泥,而底槽清屬于底層紫泥。底槽清上半部分的嫩底槽清要比紅皮龍下半部分的老紅皮龍要老的多。
段泥是共生礦,單一礦層不分老和嫩,深淺礦層有老嫩之分。
紅泥,是沉積風化型礦床,礦層大多偏薄,單一礦層老嫩并不明顯。紅泥通常分布在整個礦床的最上層,雖然也有老嫩之分,但是形成模式和其他泥料又較為不同;
綠泥礦層太薄,單一礦層老嫩不明顯,深淺礦層有老嫩之分,但總體也不算明顯。
所以有老紫泥、老段泥、老紅泥,而沒有老綠泥。
紫泥是礦層越深越老,所以老紫泥和嫩紫泥其實就是礦層深淺的區(qū)別。老紫泥的含鐵量相對較高,顆粒占比也多,所以燒制溫度就高一些。
由于鐵在燒制過程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紅褐色的三氧化二鐵和黑色的氧化亞鐵,燒制的溫度越高,還原越多,紫砂壺的成品顏色也就越深。
老紫泥和嫩紫泥哪個更好呢?
大致的情況,紫泥是礦層深的好,但深淺不能作為判斷紫泥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而只是其中一個參考標準。
但段泥、綠泥、紅泥就不符合這個標準了,我們喜歡的黃金段、朱泥等都是淺表層泥料,所以礦層深淺只是對紫泥來說較為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淺層紫泥大多都是本山紫泥的入門礦料,深層的紫泥,特別是底槽清是紫泥的高端礦一樣,當然也有例外,就好比傳說中的天青泥,就是屬于淺表層的。
而且如果說,越深越好,有些質性較老的礦料,砂性太重,可塑性差,并且燒成后胎質比較干澀,白色云母碎片也較多,有人為了追求老紫泥,都喜歡買深色的紫砂壺,市場就是吃準了這一點,喜歡在紫泥里面加錳,讓壺的顏色更深。所以任何標準都要有個度,泥料的優(yōu)劣好壞不能通過一個概念來死搬硬套。
來源:紫砂壺百科全書,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